我在2021.9~ 2025.1期间,到清华混了个硕士,期间很少出现在社区。春节后毕业了回来继续当牛马,就我最近一个月左右时间重新了解行业情况,以及自己做的一些预判如下:
小游戏
- 2025年2月26日的微信榜单,我这儿抓包分析结果:
- 畅销榜前100名:Cocos 41%,Unity 32%,Laya 8%,Egret 17%,未知 2%
- 畅玩榜前100名:Cocos 61%,Unity 25%,Laya 9%,Egret 4%,未知2%
(其中 Unity 未能区分 Unity 国际版和团结引擎;Egret 我也不知道为啥在畅销榜还能这么高但数据如此)
- 目前微信小游戏上的 Unity,从我直觉上应该多数是 Unity 国际版 + 微信小游戏官方的 Unity 插件生产,但仅仅是我个人直觉,未有严谨数据支持
- Laya 在小游戏的份额,相比于前面两年正在快速降低,客观数据、无引战。我判断是因为他们早期的开发路径过于依赖 Unity 编辑器导出了,而自己的编辑器起步太晚。所以当 Unity 自己重视小游戏赛道的时候,开发者就会直接用 Unity 打包更省事(当然也包括微信官方的 Unity 插件所做的努力)。这点在 Laya 春节前推出的 LayaAir 3.3 功能点上就可以看出了,他们「有可能」自知在 3D 领域给 Untiy 白送了一波开发者,所以就掉头加强自身在2D领域的能力。
- Cocos 过去几年狂飙3D功能,的确忽略了不少开发者的真实需求,和 Laya 的功能点相比的确「不够接地气」,这点在春节后麒麟子接任 Cocos 引擎负责人之后会有很好的改观。
Unity & 团结
- 团结引擎的代码是基于 Unity 2022.4 开始改造,之后他们就拿不到总部的代码了。反正官方口径是目前不让国内开发者购买 Unity 6 授权了。
- 团结引擎能支持好小游戏和鸿蒙这些国内生态,反之 Unity 国际版不能。
- 我认为团结引擎的主要对手并不是 Cocos,而是 Unity 国际版及其国内盗版。
鸿蒙
-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,华为无法和 Unity 国际版、UE 达成合作,所以支持鸿蒙的通用引擎,目前只剩 Cocos、团结、Laya 三家。上周鸿蒙在成都的技术沙龙也印证了这点。
- 我预判在小游戏之后,下一个短暂的游戏流量机会在纯血鸿蒙,也就是「鸿蒙 NEXT」。你们想,UE项目移植不了,Unity 项目需要升版本或降版本到团结引擎上,只要能把握住这时间窗口,必然有机会。即使对于用 Unity 的公司,也是早移植早受益。
- 所以我认为目前国内不论应用还是游戏开发公司,都应该抽调部分人手去学习鸿蒙开发了知识了,晚了就错过时间窗口了。
AR
- 再往后,也就是纯血鸿蒙之后的机会,有中等概率是 AR 眼镜上的应用(注意不是游戏),今年年底的 AR 眼镜有高概率主打卖点可能是单色显示屏 + AI辅助的提示,所以引擎还有足够的时间;但后续只要上了彩色屏+图像,那么所有的 AR 应用都需要用游戏引擎来开发。
过往历史佐证
- 市场机会方面:在2018年的时候,我觉得 iPhone & Android 游戏市场大有可为,当时被很多人笑话;在2016年的时候,我劝很多游戏公司老板可以着手布局小游戏了,也被当笑话。后面的情况大家也都看到了:游戏工委&伽马数据发布的2024年中国游戏市场报告里,去年手游市场增速5%,小游戏市场增速近100%。现在论坛上随便搜一搜仍然可以找到很多早年嘲笑 Cocos 布局小游戏市场的帖子
- 编程语言方面:2016年的时候,我豪赌了一把,在 Cocos 引擎的 Game Play 层放弃 C++ 和 Lua 支持,全面转向 JavaScript / TypeScript,现在干脆只支持 TypeScript。而今年的情况,腾讯目前新开的自研游戏几乎清一色 UE + TypeScript,当年搞出 xLua 的车雄生在腾讯内部大推他的 puerTS 并被广泛接受;另一方面华为鸿蒙系统上仅提供「仓颉」和「ArkTS」两种编程语言,ArkTS 可以认为是 TypeScript 的一个要求强类型并提升性能分支,多数语法还是沿用了 TypeScript。
所以,我前面对于未来的一些判断,可能准也可能不准,我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比如元宇宙概念。欢迎三年后来挖坟,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判断。